大学食堂“5元套餐”一荤两素可复制推广
访问次数: 次
福建农林大学第八餐厅本月推出了“5元套餐”,每天中晚餐,就餐学生排起了长队,大呼“良心价”。记者昨日探访发现,“5元套餐”一荤两素,有红烧肉、鸡腿等多种菜品供选择,而米饭自助管饱,原本每餐限量供应100份,但常常供不应求要加餐。餐厅负责人说,此举为照顾经济较困难的学生。
多数食堂一荤两素的正常价格都是8到9元,一荤两素的“5元套餐”显然是亏本生意。为何明知亏本却要推“5元套餐”?据该校第八餐厅负责人张经理介绍,“一方面是回馈同学们对餐厅的喜爱和支持,同时也是照顾经济较困难的学生,减轻他们的压力。”原来如此,食堂推“5元套餐”的初衷是回馈学生,照顾困难学生。
按说,经营大学食堂,与经营其他生意一样,都要有利可图,才能持续经营下去。换言之,不亏本是食堂经营的基础,否则,食堂经营就难以为继。然而,在追求利益的同时,是否推亏本的“5元套餐”,背后折射的是不同的义利观。如果一味追求利益,断然不会推亏本的“5元套餐”,以此回馈学生,照顾困难学生。
虽然“5元套餐”每天只供应100份,但长年累月下来,食堂经营者将会损失一部分利益(但总体上可以弥补这部分损失),不仅如此,张经理告诉记者,餐厅经营方除了在福建农林大学有食堂,在福州大学、福建师范大学、福建工程学院也有食堂。“5元套餐”目前在农林大试点,后续也将在其他高校推广,让更多学生受惠。这意味着,“5元套餐”将进一步扩大范围,但由此将会受益更多困难学生。
在亏本供应“5元套餐”与照顾困难学生之间,食堂经营者选择了后者,这就是“义”的生动体现:义气、信义、情义之道义。“义谓天下合宜之理,道谓天下通行之路。”在追求利益的同时,行道义之事,是正向积极的商业义利观。置于现实,具有这种商业义利观的人并不多,这也更突显了“5元套餐”的范本价值和积极导向意义——福建农林大学能推出“5元套餐”,其他大学食堂也完全可以复制推广。这不是苛求,而是基于正向义利观的道义之举,经营大学食堂也不能只顾赚钱,不讲社会责任。